企业信息化建设
电子商务服务平台
 
当前位置: 91信息网 » 资讯 » 商业评论 » 携程泄露门事件发酵:删除非法存储的CVV码

携程泄露门事件发酵:删除非法存储的CVV码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4-04-14  浏览次数:127
    【深圳商报讯】(记者解冰)携程泄露门事件持续发酵,携程违规存储CVV码的事实也浮出水面,CVV码是银行卡的“第二密码”,一旦泄露,盗刷风险激增。记者昨日从携程方面获悉,将在交易完成后删除客户的CVV信息,不再保存。以前保存的CVV信息正在予以删除。未来一旦确认因携程漏洞引起用户损失,携程愿承担全责赔偿。
 
    据业内人士介绍,信用卡信息主要包含卡号、有效期、CVV码等,其中打印在卡片签名区的3位CVV码又被称作“第二密码”,即只要提供正确的CVV码,就能完成支付环节。
 
    只要获得了用户的姓名、身份证号、信用卡号、CVV码等信息,完全可以凭借这些信息再复制一张信用卡。在携程初次消费使用时需提供信用卡卡种、卡号、有效期、CVV码(即信用卡验证码)等一系列完整信息,然后提交支付。但第二次在携程网使用这张信用卡时,只需提供卡号后四位,携程网就会完成这次支付操作。
 
    记者了解发现,CVV码在美国是可以被保留的,如亚马逊等知名公司要求信用卡支付时必须留有CVV码。但是国内却有与之相反的规定,根据201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《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》第二十八条规定,交易平台运营商不得以任何形式存储银行卡磁道信息或芯片信息、卡片验证码、卡片有效期、个人标识码等敏感信息。因此,携程的日志中存储的信息已经超过了国家标准的允许范围。
 
    对此,携程方面承认了非法存储CVV码一事。其补救措施是“我们将在交易完成后删除客户的CVV信息,不再保存。以前保存的那些CVV信息,正在予以删除”。另外,客户信用卡信息的传输和保存始终处于加密状态,任何未经授权的人员都无法取得这些资料。
 
    携程表示,“我们已建立了信用卡安全服务小组,将协助客户与银行沟通。未来如果因携程安全漏洞引起用户损失,携程将承担全部责任并给予赔付。”
分享与收藏:  资讯搜索  告诉好友  关闭窗口 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:

新闻视频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