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樟是台湾特有树种,经济价值高。为了解其基础生态生理学性状供育林作业参考,将牛樟扦插苗培育在相对光量65、35及10%遮荫设施,以及森林孔隙及林下共五种光环境,测定其生长及光合作用对光量的反应。经22个月的处理,牛樟扦插苗的生物量随可用光资源提高而增加,但培育在65、35及10%光量者无显着差异。苗高以培育在10及35%光量者最高,强光抑制苗高生长。牛樟苗生物量分配样式在不同光环境下具有很大的可塑性。培育在65%光量者分配在根部的生物量高达57%,林下苗反而以分配在茎部的生物量最高,达42%。牛樟苗的生理对高光的驯化能力不强。除了林下苗较低外,其它各处理苗木的光合作用光反应曲线很类似。培育在孔隙及65、35及10%光量四处理苗木的光饱和光合作用率并无显着差异,均在7.11~8.86μmol m^(-2)s(-1)范围。 台湾特有的树种牛樟树,现台湾政府已列为保育类植物,其树形粗壮坚实且速生5年能达到20公分以上,是高级家具和雕刻品的优良木材,制成的家具和雕刻品有木材本身特有的芳香气味且持久不散。如此好的树木切因早期台湾雕刻业蓬勃发展,乱砍伐致濒临绝种。
自然状态下,也很少有天然更新丛生,偶有天然下种,也因林下光度不足、种子又因枯枝落叶过厚而不易着床发芽等原因,多致失败,我们很不容易在林下找到牛樟小苗的原因便在於此。因此,如果不加予人为之复育,这种树种必将慢慢的消失。其发根率在10 - 15 %之间,但是还未能达到量产的要求,因此以这些第一代的穗苗所育成苗木定植建造成营养系园,再采取其穗苗繁殖,其发根率平均可到70%以上,且可在自动开歇式喷雾温室或隧道温室大量繁殖。目前已有十多种技术应用於牛樟扦插繁殖,为使移植容易,我们又开发出一种牛樟穗苗之商业性生产技术最为实用,即先用插穗形成癒合组织,再直接插入塑胶袋中,这种方法可以先淘汰掉不好的插条,又可达省工的目的,其成苗率可达80%,且成本很低。
厦门沁绿园专业从事绿化苗木及经济林木的种植及销售,拥有种植基地2000余亩。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前来参观考察,合作共赢!联系电话:18950003128 或 0592-5821225
